几个月前,一位朋友让我谈谈对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的看法——尽量少干(不干)两件事: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,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。我无法考证这句话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,当时也不知道这位朋友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。但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惦记着这一句话。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是这么一个问号:这么有道理的一句话,我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?直到我看到了一位朋友的文章,顿时恍然。
正是“不顾他人眼光”这几个字映入眼中时,我终于体验了一把豁然开朗的感觉,这不就是我过去几个月一直在找的突破口吗?我瞬间想通了一个问题:这句话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?不就是那些追求“不顾他人眼光”的人吗?
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这样类似的话,他们总能在各种场合中找到与之共鸣的人,接着他们就会像发现新大陆的小朋友一样到处宣扬“教义”。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一位“传教者”,恨不得像魏晋名士一般狂放不羁、率真洒脱,顺便做些惊世骇俗的“大事”。现在回头想来,那其实就是叛逆期少年的幼稚想法,那些曾经让自己奉为真理的话语也不过是为自己的叛逆找来的借口。
当我们成长到初中阶段,认识了足够多的文字去阅读课外读物,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的途径。突然发现父母老师并不是完全正确的,便渐渐地脱离了对父母老师的盲目崇拜。这时候叛逆开始了,既然你们不是正确的,我又何必继续听你们的,何必在意你们怎么看?
然而,我们对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太陌生,拿捏不准是非善恶的标准,往往容易犯错,产生错误的观念。如果这个错误的观念没有及时得到“拨乱反正”,它便在我们心中扎根,越扎越深,是为执念。执念往往会把人带上一条离正确越来越远的道路上。人生就好比开车行驶,没有路边的参照物或指示牌,我们无法得知自己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。人非生而知之,为什么不愿意相信过来人的建议,省去那摸索已知道路的时间,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呢?不在意世俗眼光,不是我行我素,却又不顾他人的感受——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。不在意世俗眼光是在明白是非善恶之后,在尊重旁人感受的前提下,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而又不随波逐流去做一些不合乎自然之理的事情。不会让旁人看着心里难受,这样既受人尊敬,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既已明白是非善恶,懂得如何去筛选他人的建议,那便可以免于被他人干扰,也不会复制他人的人生作为自己的人生。部分说出“不要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,不要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”的人,其实自己也并没能真正做到,无非就是被他人七嘴八舌地评论,自己心中又沟壑万千,越想越迷茫,最后干脆如此呼吁而一了百了。
总而言之,人是社会性动物,免不了会与他人互相影响着。不是任何人都能不顾世俗眼光的,真正能做到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位至人呢?